amjs澳金沙门线路科技哲学系博士生杨浩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在Nature旗下刊物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oes large-scale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ffect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how? 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in China”(大型研究基础设施是否影响区域知识创新,以及如何影响?对中国超算中心的案例研究)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立教授和科技哲学系王高峰副教授是文章的通讯作者。
大型研究基础设施(LSRIs,或大科学装置)的科学效应和社会经济影响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以及公共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该研究聚焦国家超算中心(NSC)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建立,是否会促进区域知识创新,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等科技政策问题。理论部分,基于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构建分析框架,将LSRIs的科学效应映射于创新资源获取、使用等各个维度,构建LSRIs影响知识创新的作用路径。在实证研究上,依据公开资料梳理国家超算中心的概况,获取中国近二十年来城际科学出版物数据,使用空间双重差分法(Spatial DID)与合成双重差分法(Synthetic DID)评估了NSC的知识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NSC显著促进了其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知识创新。(2)NSC促进区域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基础效应(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增加、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效应(城市在科研合作网络中的深度嵌入)和技术效应(投入产出视角下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3)地理临近、合作临近和数字化临近是NSC影响知识外溢的主要渠道。(4)收敛性测试结果表明,NSC对区域知识创新趋同的促进作用规模较小,辐射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大。(5)依知识导向与创新环境不同,NSC的知识创新效应存在异质性,在应用导向的创新型城市,这种影响尤为显著。
研究结果揭示了国家超算中心的知识创新效应及其作用路径,指出在大科学装置建设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区域的科学布局与创新侧重点,同时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支持。该研究可以为国内外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建和地方特色的创新政策(Place-Based Innovation Policy)制定提供参考。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是Nature旗下唯一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刊物,被SSCI和A&HCI共同索引,在JCR社会科学分区为Q1,中科院人文科学一区。根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用指数,该期刊在人文学科-多学科领域的409种期刊中排名第3,在社会科学跨学科领域的265种期刊中排名第1。
论文基本信息 :Yang, H., Liu, L. & Wang, G. (2024). Does large-scale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ffect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how? 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in China. Humanit Soc Sci Commun 11, 338.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4-02850-8
(科技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