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第五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院校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校内感兴趣师生6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金沙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国林,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高山教授,金沙出版社副社长裴旭、党总支副书记于秀梅,amjs澳金沙门线路执行院长石云里、党委书记褚建勋、党委副书记王晓燕,科技哲学系执行主任徐飞等出席开幕式。
23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吴国林教授主持。我校常务副校长、科技哲学系主任潘建伟院士通过视频致辞,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也对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讲话回顾了近代物理学从哲学中脱胎成长的历史,阐明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所存在的哲学困境,通过对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之间的差异分析,强调了量子科学可能带来的观念变革,指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同步思考与探索,希望大家共同探索科学家和哲学家深层交流的现实渠道,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发展。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在全面介绍我校发展的历史与概况基础上,专门介绍了我校正在进行的特色文科建设,指出科大的特色文科是以“科”字为本色的新文科,目前相关规划与建设已逐渐成型,未来发展会继续坚持全院办学、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坚持特色发展。董春雨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回顾了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者们做出的贡献,希望物理学哲学的研究也能创新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我校出版社副社长裴旭向会议特别推介了“中国科大量子科学出版工程系列丛书”。这是我国量子科学领域的首套大型系列丛书,内容涵盖量子通讯、量子测量、量子哲学等多个方面,为量子科学成果的传播、研究的深入、人才的培养等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丛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得到了校内外量子科学领域专家的支持,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作为系列丛书的最新一辑,由我校科技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刘燊翻译的《量子与心智: 联系量子力学与意识的尝试》也举行了新书发布。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我校陈凯教授从量子力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出发,分享了他对量子力学基础、量子信息与智能意识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从诠释学的角度讨论了量子理论及相关关系,并论述了量子物质之存在及其诠释;山西大学高山教授以“相对论隐变量理论能解决测量问题吗?”为题,讨论了他对该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素梅研究员以量子实在的客观性与建构性为核心,分享了她对于量子力学相关理论的理解。随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南京大学本科生王俊凯、北京大学本科生陆仲豪、华南理工大学齐磊磊教授、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副教授、山西大学乔笑斐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王东讲师、金沙叶向军特任副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陶建文教授、武汉大学蔡恒进教授、金沙本科生郭涵、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颜瑞钰、中国社会科学院蔡肖兵副研究员、山西大学彭鹏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欧祥威、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颜春玲、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教授等依次做了大会报告。每场报告均设置交流探讨环节,围绕报告内容,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报告和研讨,既推动了物理学、哲学内部的交流与思考,又促进了两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融。
24日下午闭幕式由成素梅研究员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国林分别致辞。作为会议具体承办方,徐飞感谢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成功实现了物理学和哲学两大领域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这一机制能够继续保持和完善。吴国林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这是一场独具特色的学术盛宴,特色有三点:一是联盟性,是物理学与哲学的联盟,预示着未来两学科将走向新平台;二是年轻性,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与为会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将迈向新时代;三是前沿性,多位专家的精彩汇报走在了学术研究的前端,预示着未来的研究工作将踏上新高度。最后,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代表第六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承办方致辞,欢迎大家两年后以新的研究成果再次相聚。
(文/余亚丽 图/涂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