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科技人文讲堂”之王士元报告会

发布者:黄玉明发布时间:2019-09-24浏览次数:270


921日晚,应amjs澳金沙门线路邀请,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国际中国语言学会首届会长、北京大学荣誉教授王士元作客“科技人文讲堂”,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给科大师生们带来了《高更三问:人脑与语言(Gauguin's Three Questions: Human Brain and Language)》主题报告。现场座无虚席,过道与门边都挤满了慕名前来的同学。本次报告会由amjs澳金沙门线路党委书记褚建勋老师主持。

蔡元培曾说:“同是动物,为什么只有人类能不断的进步,能创造文化?因为人类有历史,而别的动物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历史,不能够把过去的经验传说下去。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创造历史,而别的动物没有?因为人类有变化无穷的语言。”高更的三个问题,我们从何处来?人是何物?向何处去?都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指标,不仅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分水岭,也是人工智能还无法让电脑掌握的能力。

自达尔文提出演化论起,许多学科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王士元教授对多个学科的成果进行了综合讨论,把“高更三问”放在两个息息相关的脉络下来说明:一是人类大脑独一无二的快速成长,这主要表现在脑容量的增加及神经连结的增强上;二是由于人类直立起来,身体结构的改变促使我们能发出更多语音,更让双手变得灵巧,人类具备了这些优势,才得以发明语言并因此改造周遭的环境而成为地球主宰。

 “高更三问”的第一问是“我们从何处来?”根据化石和DNA的资料,在生物分类树的灵长目底下,人和黑猩猩约在600万年前分道扬镳。人类在300多万年前开始双脚直立,让我们得以空出双手制作越来越复杂的工具,手部的灵巧也进一步刺激大脑的迅速增长。人类的沟通方式因此变得更强大,其最大成就是10万年前语言开始涌现,这是表征和操控外在世界最主要的心智工具。

 “高更三问”的第二问是“我们是何物?”人类独一无二地发明了语言,能依靠文化方式来演化,并借由我们不断发明的技术重新塑造环境和改造自己,而随着6千年前文字的发明,语言的力量也大大增强,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一段较长的可称为“童年期”的时期内,人类不断累积地习得大量日后所需的知识基础。鉴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科学家建议应该把当前的地质年代称为“人类世” (Anthropocene)。同时,为了强调语言的重要角色,也有科学家把我们人类称为“说话人种”(Homo loquens)和“象征物种”(Symbolic Species)

 “高更三问”的第三问是“我们往何处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应是辅助人类文明的有力工具,科技带领我们所走的另一条路是,工程技术已经可以产生并识别语音,可以理解并翻译语言,还可以模拟其他的人类技能。但这些不该凌驾在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上,科技与人文如何取得平衡,电脑和人脑如何相辅相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科技进展也会导致全球的平均寿命大幅提高,过去150年来的科技进展,使人均寿命提高了两倍,寿命的进一步延长是大家共同的期望。人类若能针对老龄人口的认知和语言退化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将是神经认知科学嘉惠大众的一大贡献。

报告会结束后,王士元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有同学提问如何看待中国应用国外实验样本,怎样发扬中国独有的东西?还有同学对人脑无法跟上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的问题表示担忧,对语言是否有潜移默化的功能表示疑问等等。王教授都一一耐心作答。本场报告会作为amjs澳金沙门线路主办的“科技人文讲堂”之一,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amjs澳金沙门线路供稿)

Baidu
sogou